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说,就是“掌舵人”,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云南,因民族的多样性、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等原因,如何因地制宜地引领一所学校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实施,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找到了答案。
“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十期结业典礼现场(1月10日摄)。新华网 杨桢宇 摄
在2024年开年之际,自2018年启动的“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写下一个句号——截至今年1月,共计10057名学员从培训班结业,并通过培训在各自的岗位上为边疆教育事业贡献着力量。
“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已培训超万名学员
实施“万名校长培训计划”是《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的内容之一,旨在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项目计划完成对1万名全省中小学中青年校长、副校长、骨干教师的培训,助力培养一批云南未来本土的教育家。
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资料图)。新华网发(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 供图)
据了解,培训聚焦“什么是好学生、什么是好老师、什么是好学校、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社会”5个问题,创新建构了经典阅读与导读、名家讲座、班级研讨、读书交流会、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五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同时,培训还通过跟岗研修来巩固和提升培训成效。
据对前几期学员的不完全跟踪调查显示,97.80%的学员返岗后仍保持着培训期间养成的阅读思考习惯;83.24%的学员再次提炼、丰富“我的教育思想”,形成更加系统的教育思想;91.99%的学员有尝试运用培训所学的强烈愿望;90.92%的学员认同培训理念影响了实践。
经过不断探索,云南省“万名校长培训计划”项目已成为云南教育培训的一张新名片,并逐步成为全国教育培训的样板之一。
学员因地制宜创新管理模式
往期学员回到岗位上都做了什么?为云南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随着项目的结束,这些问题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绝大部分学员尤其是偏远地区学员培训返岗后在思想、认识、表达和工作热情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管理方面与教学方面。其中在管理方面,学员们更加放开手脚做管理,创新管理模式,更为强调科学管理,同时不断学习先进案例,开拓管理视野,开始注重总体和长远规划,并深挖校本特色资源,对学校办学思路、办学理念进行重新定位。
学员促使学校不断改变(资料图)。新华网发(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 供图)
严文春是“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第七期学员,他担任副校长的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高寒山区,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能力、意识都比较薄弱。参加培训后,严文春深刻地认识到一所学校要想发展得好,就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整理宿舍(资料图)。新华网发(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 供图)
在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6t”食堂、宿舍管理模式的实施为学校带来了较大改变。严文春介绍,“6t”宿舍、食堂管理模式并非该校首创,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该校创造性地让学生参与宿舍和食堂的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提倡学生自主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在宿舍管理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开设了“学生服务站”,让学生到服务站自行领取当下个人所缺的生活用品并自己登记,下周开学时偿还相同价值的同类物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习惯;在食堂管理中实行自主取餐,吃多少取多少,杜绝浪费,培养学生节约粮食的习惯。
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打饭(资料图)。新华网发(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 供图)
培训不仅拓宽了严文春的眼界,让他从一个校长的角度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在他的推动下,学生们也都有所改变——自律能力有所增强,讲诚信、爱惜粮食……这些改变在一点一滴培养着学生们的好习惯。
不断探索乡村教育新路径
在教学方面,许多学员改变了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唯分数论”思想,更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调学习共同体建设和注重家校共育问题,在教学中更注重结合当地特色开发校本课程,对师生的评价也更加多元化。
在昆明市盘龙区滇源中心学校,乡村科技活动、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让乡村教育有了新的突破与发展。
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料图)。新华网发(昆明市盘龙区滇源中心学校 供图)
昆明市盘龙区滇源中心学校党总支书记马迎春是“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的第三期学员。这所典型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盘江之源”,探索适合乡村特色教育的新路子是马迎春参加完培训后一直在做的事。
“培训让我深受启发,虽然乡村教育的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马迎春说,通过开展乡村科技活动、非遗文化进校园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使得每一个乡村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升,这对乡村教育来说是一个新的方向。
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料图)。新华网发(昆明市盘龙区滇源中心学校 供图)
马迎春介绍,学校将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红色引擎 绿色矩阵”,打开乡村教育发展新格局,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环境,促进乡村教育持续发展。
学员们对未来的思考与希望
今年1月,“万名校长培训计划”落下帷幕,而最后一批学员们也对所在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思考。
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活动(资料图)。新华网发(弥勒市租舍明德小学 供图)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平原镇中心学校校长明清是最后一期的学员。在参加培训前,他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找到前进的方向,老师们也缺乏激情和动力,他希望通过培训,学习先进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参加培训后,明清意识到“好老师必须有好思想”,同时在课程、课堂改革方面有很大收获,学习了很多关于校本课程方案方面的知识。“我们学校地处边疆多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这是云顶集团3118acm登录入口的优势,我的愿景就是能搞好边疆教育。”明清说,他希望课程设置更加多元化,将当地的民族文化融入到日常课程中。
磨憨中心小学的李春艳参加完培训后将担任副校长一职。“参观‘一线名校’时,他们的校本课程开发、大课间设计和德育工作、对学生的课后辅导模式,都让我获益匪浅。”李春艳说,结合磨憨多民族聚居和地处边疆的特点,她准备对学生进行兴趣开发,如结合民族特色的陶艺、舞蹈、节日文化教育等,落实地方课程。
“万名校长培训计划”第十期结业典礼现场(1月10日摄)。新华网发(云南师范大学 供图)
一批批学员通过培训回到各自的岗位,并为学校发展以及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据了解,2023年11月,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在云南师范大学设立云南省中小学校长发展中心,在进一步总结十期“万名校长培训计划”培训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现有校长培养模式,探索新的分层分类精准培养模式,以高质量的校长培训和教师教育,促进云南省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扩容提质,为云南全面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早日建成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作出新的贡献。(完)(康静 柴静 杨桢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