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01/25 09:49:50
来源:云南日报

30021亿元 云南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云顶国际8588yd

字体: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

大理沙溪古镇玉津桥

昆明文笔山风电场

复兴号列车飞驰在中老铁路上。供图

 楚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记者 黄兴能 杨峥 摄

  2012年突破10000亿元大关

  2018年突破20000亿元大关

  2023年突破30000亿元大关

  历史来到新的起点。2023年,云南经济总量实现3万亿元新突破。

  3万亿元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是云南省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的集中体现。

  3万亿元是一个重要门槛,相比从1万亿元到2万亿元用了6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只用了5年时间,云南省经济总量在全国中游的地位日益巩固。

  从“一”到“三”的进阶之路

  对于云南而言,迈上3万亿元台阶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2012年,云南经济总量突破万亿元大关,成功加入全国万亿俱乐部,实现了经济发展新跨越,成为中国万亿gdp俱乐部的第24个成员,也是2012年唯一晋级的新成员。云南稳增长、冲万亿的目标化蛹成蝶,在不断缩小与发达省(区、市)的差距中上了一个台阶。

  从千亿元跃上万亿元,自1995年到2012年,云南经过了17年不懈努力。通过狠抓大项目建设、促工业跨越发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扩大开放、破解瓶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云南在经济总量上有了历史性突破,总体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为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奠定了更好的基础,为建设开放富裕文明幸福新云南提供经济支撑。尽管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彼时云南省经济总量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仍然较低,转变方式、加快发展任重道远,2012年,云南在全国gdp排名第24位。

  6年后,云南经济总量在2018年跨入2万亿元。这一年,云南gdp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总量排名全国第20位。这一成绩全面准确反映了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动能培育壮大、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新进展。

  6年间,云南经济年均增速达到12.5%,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发展史上经济增速最快的时期之一。云南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全力打造“三张牌”,推动数字经济快速萌芽,落地一批工业和农业精深加工大项目,新动能不断增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减少。

  2023年,云南经济总量迈上3万亿元台阶。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多重困难压力,云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三个定位”战略方向,锚定“3815”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着力推进市场化、产业化、法治化、生态化、数字化进程,深入实施系列三年行动,大抓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省委、省政府科学研判,谋划部署出台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政策“组合拳”,着力推动政策落地见效,推动经济稳进提质。

  2022年,云南gdp排名上升到全国第18位。经济竞争力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聚,有利条件正加快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

  “三万亿”的支撑力

  3万亿元,有向上的底气、动能和定力。

  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林分析,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因素来看,云南省“三驾马车”格局总体协调。

  2023年,云南省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项目加速推进。产业投资增长10.5%,占全部投资比重首次过半、达50.4%,产业民间投资增长8.7%,占全部民间投资的65.8%,投资增长由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拉动向产业投资拉动转变。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1%、规模和增速均居全省各行业第一位,能源、农业、旅游投资规模均居全国前列。消费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拉动率明显上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7%。文旅板块表现亮眼,2023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10.4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44万亿元。电子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增势强劲,新能源汽车和文化体育等新兴消费崛起。出口方面,口岸经济加快发展,云南智慧口岸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口岸进出口货运量增长32.2%,磨憨铁路口岸成为我国对东盟的第一大铁路口岸。创新开行“沪滇·澜湄线”“澜湄蓉渝欧快线”等国际货运班列,中老铁路成为我国联通中南半岛及环印度洋地区的铁路大动脉,开通运行两年来累计运输货物超3000万吨,发展远超预期。

  从产业结构来看,云南省三次产业总体均衡发展。

  第一产业增长4.2%。高原特色农业取得长足发展。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实现增长,茶叶、花卉、坚果、咖啡、中药材、天然橡胶等种植规模和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蔬菜、水果、生猪、蔗糖等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云南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改造提升烟草、有色、化工等产业,以硅光伏和新能源电池为代表的电子行业连续18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1.2%,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取得积极成效,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推动工业由传统产业拉动向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转变。

  第三产业增长5.7%。以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旅品牌为抓手,全省旅游从观光型向深度体验型转变。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升级类、出行类商品销售活跃,线上消费增势良好,餐饮消费高速增长,全省市场消费持续回暖。现代物流业总收入突破8500亿元。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5%。

  从财政民生等指标看,云南省经济运行的质效显著提高,云南74.3%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消除“三类”监测对象风险65.19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327.9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8500元以下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实现动态清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73.76万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从经营主体看,云南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产业培育、产业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上,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云南效率”“云南服务”“云南诚信”营商环境品牌逐步打响。全省实有经营主体632.26万户,为2020年底的1.7倍,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数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增长37.2%,“四上”企业增长17.7%。

  跑好“三万亿”下一棒

  3万亿元,新起点,新征程。

  2023年底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云南省要坚持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推进科技赋能,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为实施“3815”战略发展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云南省将围绕守底线、稳支撑、增动力、上台阶的总体思路,咬定目标、凝心聚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更稳、势头更好。

  在守底线方面,坚决守住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以高质量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在稳支撑方面,全力以赴稳投资、稳能源电力、稳房地产,切实稳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柱。在投资挖潜、扩域、提效上下功夫,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落实要素保障,扩大有效需求,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在增动力方面,坚持不懈强化科技创新赋能、深化实化国资国企改革、做大做强民营企业、大抓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深入推进高水平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上台阶方面,千方百计推动产业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民生保障再上台阶,检验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成效。要做强做优高原特色农业,在产业链前端的研发和后端的营销上下功夫,打造更多在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绿色“云品”;闯出新型工业化的新路径,加快改造提升烟草、有色、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巩固提升绿色硅、绿色铝、新能源电池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材料、稀贵金属、光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研究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文旅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培植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通道 枢纽 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柴毅分析,顺应国家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统一大市场、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趋势,借助好区位优势、产业体系、民族和文化,探索新模式、新动能,加快构建新质生产力,将成为云南经济发展新的支撑力。

  柴毅表示,经济体量达到3万亿元后,要素禀赋之间的良性互动将会产生规模递增效应,目前,云南产业调整空间大,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可以成为突破口。分产业来看,目前是第一产业占比高,第二产业呈现u型态势,第三产业始终在50%左右浮动。一产比重从2012年的16%下降到2018年的11%,随后又上升到2022年的14%;二产比重从2012年42%下降到2018年的34%又上升到2022年36%。一产占比是国家平均水平的2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39%、53%),产业结构调整的巨大潜力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

  柴毅认为,以“3815”战略发展目标为指引,构建云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将会成为坚强保障。现代化产业体系既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的重要基础,也是云南经济实现下个1万亿元增长的有力保障。要拓宽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双碳产业和军工产业的发展空间。要打造云南空地一体网络,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对外面向南亚东南亚,对内面向成渝、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出行网络,实现网络圈、旅游圈、消费圈的良性循环。此外,云南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资源禀赋,将会成为银发经济的首选地,构建高质量的康养、医疗、休闲、娱乐体系,将会成为拉动云南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同时,古滇文化、多民族文化与数字经济的融合,将会激发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质生产力。还要打造“知人、用人、任人”的制度机制,让人才效应成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记者 段毅 杨抒燕)

【责任编辑:丁凝】
网站地图